新用户来源难以确认?穿山甲广告平台为你详解“归因窗口期”
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用户归因和广告效果监测成为了广告投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。用户归因可以帮助广告主深层次了解每次投放的效果,使企业更好地评估广告投放的成效,并做出精确的决策,以提高广告效果、降低投放成本,获得最大化投资回报。对于广告主来说,想要掌握每一次归因的结果,有一个概念不得不特别关注,即归因窗口期。当新用户来源无法确认时,广告主就需查看归因窗口期设置是否有误。在广告的投放转化路径中,判断不同广告影响用户的时间窗口是十分重要的。什么是归因窗口期?其对归因又有怎样深刻的影响?接下来,穿山甲广告平台将为你一一解答。

归因窗口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“归因的有效期”,是指用户从触发「触点事件」开始,到触发「目标事件」,完成一次目标转化的时间限制。即广告投放后判断用户追踪转化是否由该广告带来的时间段。比如,某广告平台的归因窗口期设置为7天,则用户触达广告后的第8天产生的转化就不再归属于该广告;反之,在触达广告的7天内任何时间产生了转化,都可以判断为该广告的转化效果。

归因窗口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:

  1. 点击到激活归因窗口期

绝大多数App的安装激活都是用户点击广告的结果,然而,从用户点击广告到激活转化,往往存在一定的周期。

例如,用户在周一通过点击广告下载并安装了应用,却因为工作繁忙,到了周三才想起来打开激活应用,这中间存在的时间差,就是滞后性激活。该广告计入的从点击到激活的有效转化时间段,就是点击到激活归因窗口期。

  1. 曝光到激活归因窗口期

与点击到激活相同,广告曝光到转化往往也存在一个时间差。

例如,用户在上午接收到曝光信息后,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,晚上回家时突然想起来,然后进行下载激活。该广告计入的从用户接收曝光到实现有效转化这个时间段范围,也就是曝光到激活归因窗口期。

  1. 深度事件回传窗口期

广告主和广告平台进行合作的时候,广告平台会要求广告主回传的一些特定事件,一般用于广告投放效果监控和算法调优等。

例如,该广告的窗口期截止到5月1日,那么A用户在5月1日进行了【注册】 【下单】,这两个行为发生在窗口期内,就会回传给渠道 B;而A用户在5月2日又进行了【加购】,该行为发生回传窗口期外,不回传。

每个自定义的深度回传事件,往前追溯多久的激活事件用来做归因,这个时间段范围也就是深度事件回传窗口期。

不同互动类型的广告归因,往往适用的归因窗口期范围也不同。那么在不同的互动行为下,如何在穿山甲广告平台的增长参谋设置不同的归因窗口期呢?

  1. 点击到激活归因窗口期

大多数点击到激活归因窗口期适用时间为七天(仅虎牙直播和搜狗搜索为3天)。我们在增长参谋设置点击到激活归因窗口期时,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场景进行自定义配置,自由选择时间,精确到分钟/小时/天。

例如,一个功能性APP(例如家政保洁)的广告投放,可以适当延长一些窗口期;而一个游戏类APP的下载投放,因为其具备的即时性较高,则可以设置短一点的窗口期。

  1. 曝光到激活归因窗口期

大多数通用设置的曝光到激活归因窗口期时间为一天,我们在增长参谋设置曝光到激活归因窗口期时,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场景进行自定义配置,自由选择时间,精确到分钟/小时/天。

例如,对一个大型家用电器的广告投放,窗口期可以设置到30天,留给用户多一些考虑购买的时间。

  1. 深度事件回传窗口期

建议通用设置的深度事件回传窗口期时间为60天,我们在增长参谋设置深度事件回传窗口期时,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场景进行自定义配置。

  1. 再归因窗口期

当同一个设备在再归因窗口期内被再次激活,将不会被视为一个新的激活。例如,用户A在1月1日因为某广告投放下载了某游戏APP,6月1日他又下载激活了一次,6月1日这一次就不能归因到1月1日广告投放。

再归因窗口期默认为90天,我们在增长参谋可以实现30-720天的自定义修改。

增长参谋的归因服务配置非常丰富,开发者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,自定义配置点击归因窗口期、曝光归因窗口期、深度事件回传窗口期和再归因窗口期。此外,增长参谋还可以设置至多720天窗口期,为广告主提供极高自由度。

增长参谋背靠穿山甲广告平台,依托巨量引擎营销资产,打通域内域外、线上线下全局数据,能够为广告主提供更加精准的归因和监测服务,帮助进行更科学的决策。


热门标签

广告主买量

联系我们